我們都知道在牙膏裡添加氟(化物)能幫助我們預防蛀牙。然而,事實是這樣的,我們對某種物質攝取過多或太少對健康都不太好。

前陣子,在茶館聽到愛喝茶但又內心憂慮喝茶的客人詢問:「喝茶會不會造成氟中毒?」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看到了中國藏族和蒙古(內蒙和蒙古)喝茶氟中毒的報導,造成"氟斑齒"與"掉牙齒"的現象。

 

茶葉內為什麼會含氟?我們不妨先來了解植物內為什麼會含氟,也許能找到較客觀的解答。

 

植物與氟。

其實植物並不需要氟這項物質,累積過多的氟也會讓植物本身中毒。不過,氟這樣的化合物其實是普遍存在於土壤、水,甚至是空氣之中。植物吸收土壤的水分與養分,同時也會吸收存於水中的氟。氟在植物體內隨根吸收的水而移動,水主要是隨著蒸散的強度而分配。

葉子是植物最主要的蒸散部位,老葉蒸散速率高於剛成熟葉,成熟葉高於嫩葉,嫩葉因為氣孔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蒸散速率很低。因此,葉片中氟的含量,是隨葉片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一張葉片上,除氣孔以外,葉緣還有水孔。水孔是不管制的開口,蒸散速率最大,所以葉緣的氟含量通常最高。至於茶葉的葉片何時成熟?主要看季節環境溫度而定,春天大約要30-40天,夏天大約20天,這段期間可以長3-4片葉子。所以,在台灣正常採茶下,都是採收到未成熟葉。

此外,莖一般是運送水分的功能但表皮仍會蒸散,所以莖的含氟量也是愈成熟含量愈高。

 

喝茶與氟中毒。

中國偏遠民族有喝茶氟中毒的情況,主要是因為,

一、他們喝的茶葉多以老葉、成熟葉為主。我們已經知道植物的特性,老葉、成熟葉與成熟莖因為蒸散水分快,因此,含氟量較嫩芽嫩葉來的高。

二、長時間烹煮。偏遠民族喝茶的方式是將茶葉進行長時間的浸泡烹煮,這也是造成茶湯內含有較高濃度氟化物的原因。氟過量溶出,長期飲用高氟茶,就會氟中毒。

 

其實,早期的黑茶可能都存在相同問題。青康藏高原有些地方水煮沸時的溫度常會落於60℃上下,所以都需要長時間反覆熬煮,這會使得茶湯中含氟量過高的問題變得嚴重。因此,泡粗老茶葉製成的黑茶,稍微煮一下就好,千萬別煮太久。

此外,早期台灣茶外銷,惜物的客家人家裡留下來喝的茶可能是茶梗、老葉或茶末,然後又常將茶葉浸泡在壼中再將茶壺放進茶壽裡保溫,長期浸泡沒喝就有可能會有問題。這或許能解釋為何有長輩說:「隔夜茶毒過蛇。」

 

喝台灣茶會讓我們氟中毒嗎?

先告訴你答案,依照台灣製茶的嫩採原則與泡茶方式,請別擔心!放心喝茶不會有氟過量的問題!

茶葉浸在水中,氟溶出量看水溫與浸泡時間而定。一般只有在粗老的茶葉在長期高溫浸漬,甚至煮之下,才會有氟溶出過量之風險。若依照台灣製茶一心二葉的採摘原則至茶在正常冲泡的情形下,氟釋出量大致是與其他國家在自來水添加氟的濃度差不多,通常在1ppm以下,因此,反而是喝茶具有防蛀牙的功效。

1ppm的含氟濃度是什麼意義呢?給大家一個醫師建議補充氟錠的安全劑量做參考。6個月至3歲小朋友每日為0.25mg;3歲至6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5mg;6歲至12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75mg;12歲以上的國中生每日可至1.0mg。

 

長時間冷泡會導致氟中毒嗎?

此外,冷泡茶長期浸泡會不會造成氟中毒呢?基本上,冷泡茶是健康的飮用方法。若經數日浸泡,需要思考的風險反而在於微生物。所以建議即使放在冰箱裡,也不要冷藏太久。

這應該就是從沒有聽說過有台灣人因為喝茶而氟中毒的原因了。

 

您可能也感興趣這些茶相關文章。

 

 

 

留點 空間,更 有空間

Leaf Space for More Space.丨七三茶堂7tea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