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item.variation.media
                    ? item.variation.media.alt_translations
                    : 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product.bundled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ndle_group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buyandge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gift.label' | translate }}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 field.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item.variation.name}}
{{item.quantity}}x NT$0 {{ item.unit_point }} Point
{{addonItem.product.cover_media.alt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addon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addonItem.quantity}}x {{ mainConfig.merchantData.base_currency.alternate_symbol + "0" }}

台灣茶樹品種的由來與臺茶編號介紹

更新至2023 十一月

無論是在氣候或是地理的條件上,台灣的自然環境都是非常合適茶樹的生長,因此,在台灣山區我們能發現原生茶樹的身影。此外,在台灣,喝茶是我們的文化,也是最日常不過的事情了。因此,台灣人十分擅長製茶,講究製茶工序,發展出品茶的茶藝,甚至是有系統地發展並維護茶樹品種以維持茶葉的風味品質。

台灣茶樹品種與由來

台灣茶樹品種的來源有那些呢?

一、原生茶樹。

台灣的山林間有「原生茶樹」。茶經:「茶者,南方嘉木也…」,台灣地理位置與中國南方適合茶樹生長的幾個省份,如雲南、四川,同有北迴歸線穿過,氣候溫暖多雨、地勢山脈多,創造了許多適合茶樹生長的微型氣候條件。

 

近年來,學者們陸續在中央山脈中部以南、東部山區、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均發現有原生山茶的身影。原生山茶的分布主要有七大區域,由北至南分別為:南投的「眉原山茶區」、「德化山茶區」、「鳳凰山茶區」、嘉義的「龍頭山茶區」、高雄的「六龜山茶區」、臺東的「永康山茶區」與屏東的「德文山茶區」。

 

我們常見,修剪一致整齊且較為低矮的「灌木型茶樹」茶園不同,在野外發現的台灣原生山茶,均屬於樹型較高大的「喬木型茶樹」。這其實不難理解,在野外要與其他生長快速的木本植物競爭,得到足夠的日光照耀以行使光合作用,因此,存活下來的野生茶樹必須要具備能長得快速又高大的基因,才能適應物競天擇。

二、自外地引進。

台灣歷史發展中,島外移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其中最主要來自於中國,且多數為中國東南沿岸省分的人民。中國東南省份的喝茶風氣是極為盛行的。明清時期進入台灣的島外人民,移入的同時也自中國內陸攜帶茶苗或茶籽來到台灣種植並製成茶葉。我們所熟悉的「鐵觀音」與「青心烏龍」就是引自中國的茶樹種,進而成為台灣烏龍茶的經典品種。

 

此外,日治時期,當時的日本政府還自 印度 阿薩姆省 引進大葉種茶樹種籽,試種於台灣桃園、日月潭與日本境內。最後,僅日月潭試種成功,設置紅茶廠並發展紅茶,因此,日月潭成為了「台灣紅茶的故鄉」。 

三、茶樹自然繁衍。

自然界裡,茶樹以茶籽繁殖子代茶樹是最自然而然的事了!台灣有一個知名度高,很可能你我都熟知的茶樹品種「四季春」就是茶樹在茶園裡以茶籽自然繁殖子代茶樹而被人們確保下來的地方品種茶樹。

 

數十年前,在木柵茶園的田埂邊長出一棵與茶園內種植的茶樹外觀有所不同的新品種茶樹被 茶師 張文輝 先生 發現。茶師發現這棵新茶樹的生命力強、茶芽萌發得早,而且每次的產量都有如春茶一樣旺盛,加上製成茶葉之後,香氣揚、風味好,後來人們以扦插的方式確保下來品種特性,並命名為「四季春」並廣植於南投名間鄉。(註:一般而言,春茶是一年之中產量最多的季節)

 

小故事:

最初,「四季春」其實不叫「四季春」。發現者 張文輝 茶師 一開始將這於田間意外發現的新品種茶樹,命名為「六季香」。原因是,在木柵一年可採摘六次茶,而且每次製作出來的茶葉都很香很香~ (說到這裡,小編實在是好想嚐嚐,當時茶師製做的六季香阿~~)

四、官方計畫性培育。

 

早在日治時期,台灣便已開始了計畫性的培育新品種茶樹。當時以「青心烏龍」、「青心大冇」、「大葉烏龍」與「硬枝紅心」這四個品種茶樹作為培育新茶種的基礎基因,時稱「四大名種」。

 

到2023年為止,台灣 茶業改良場 一共對外發表了25個茶樹品種,依序編號命名為臺茶1、2、3~25號。這些台灣官方所發表的茶樹品種裡,其中有些茶樹品種同時受到茶農與消費者的喜愛,意思是好種、品質又好,因此,大面積種植與製茶,例如「臺茶8號」、「茶12號/金萱」、「茶13號/翠玉」與「茶18號/紅玉」。

 

臺茶編號列表如下:(更新至2023年十一月)

臺茶1號 TTES No. 1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Kyang青心大冇丨命名年:1969丨適製紅茶。
 
臺茶2號 TTES No. 2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Jaipuri大葉烏龍丨命名年:1969丨適製紅茶。
 
臺茶3號 TTES No. 3
印度大葉種Manipuri 紅心大冇命名年:1969丨適製紅茶。
 
臺茶4號 TTES No. 4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Manipuri紅心大冇命名年:1969丨適製紅茶。
 
臺茶5號 TTES No. 5
父系母系:福州系天然雜交命名年:1973丨適製綠茶、烏龍茶、白毫烏龍。
 
臺茶6號 TTES No. 6
父系母系:青心烏龍系天然雜交命名年:1973丨適製綠茶、紅茶、白毫烏龍。
 
臺茶7號 TTES No. 7
父系母系:泰國大葉種Shan單株選拔命名年:1973丨適製紅茶。
 
臺茶8號 TTES No. 8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Jaipuri單株選拔命名年:1973丨適製紅茶。
 
臺茶9號 TTES No. 9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Kyang 紅心大冇命名年:1975丨適製綠茶、紅茶。
 
臺茶10號 TTES No. 10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Jaipuri 黃柑命名年:1975丨適製綠茶、紅茶。
 
臺茶11號 TTES No. 11
父系母系:印度大葉種Jaipuri 大葉烏龍命名年:1975丨適製綠茶、紅茶。
 
臺茶12號(又稱:金萱27仔)TTES No. 12
父系母系硬枝紅心台農8號丨命名年:1981丨適製包種茶、烏龍茶、紅茶。(註:至目前為止,「金萱」為台灣種植面積第二大的茶樹品種;第一大為「青心烏龍」)
 
臺茶13號(又稱:翠玉29仔)TTES No. 13
父系母系:台農80號硬枝紅心丨命名年:1981丨適製包種茶、烏龍茶、紅茶。
 
臺茶14號(又稱:白文)TTES No. 14
父系母系:白毛猴/台農983號丨命名年:1983丨適製包種茶。
 
臺茶15號(又稱:白燕)TTES No. 15
父系母系:白毛猴/台農983號丨命名年:1983丨適製白毫烏龍、白茶。
 
臺茶16號(又稱:白鶴)TTES No. 16
父系母系:台農1958號台農335號丨命名年:1983丨適製龍井、包種茶。
 
臺茶17號(又稱:白鷺)TTES No. 17
父系母系:台農1958號台農335號命名年:1983丨適製白毫烏龍。
 
臺茶18號(又稱:紅玉)TTES No. 18
父系母系:台灣野生茶樹緬甸大葉種(Burma)命名年:1999丨適製紅茶。
 
臺茶19號(又稱:碧玉)TTES No. 19
父系母系:青心烏龍茶12號命名年:2004丨適製包種茶。
 
臺茶20號(又稱:迎香)TTES No. 20
父系母系:2022品系茶12號命名年:2004丨適製包種茶。
 
臺茶21號(又稱:紅韻)TTES No. 21
父系母系:祁門Kimen印度Kyang命名年:2008丨適製紅茶。
 
臺茶22號(又稱:沁玉)TTES No. 22
父系母系:青心烏龍茶12號命名年:2014丨適製綠茶、烏龍茶、紅茶。
 
臺茶23號(又稱:祁韻)TTES No. 23
父系母系:祁門種單株選拔命名年:2018丨適製紅茶。
 
臺茶24號(又稱:山蘊)TTES No. 24
父系母系:臺灣原生山茶永康變種單株選拔命名年:2019丨適製綠茶、紅茶。
 
臺茶25號(又稱:紫韻)TTES No. 25
父系母系:臺茶13號/緬甸大葉種(Burma)單株選拔丨命名年:2021丨適製綠茶、紅茶。(註:「TTES 25號」屬半喬木型茶樹,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研究推廣站於1992年選育的大葉種緬甸雜交後代。另外,根據配對基因的遺傳距離和親代預測分析結果,TTES 25號和13號的遺傳距離最接近,因此,推測其父本為TTES No.13。)

留 點 空間,更 有空間。
Leaf Space for More Space.丨七三茶堂 7tea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