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快訊》華山快閃展丨台灣茶的可能性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EAs of Taiwan 展出地點:華山文創園區 中4E 配電室 展出時間:2025/5/8 Thur. ~7/6 Sun. 11:00~21:00

凍頂烏龍 Dongding Oolong

中焙茶韻,醇和甘潤而馥郁生津

凍頂烏龍 茶乾茶湯照

產區風土:台灣 南投 鹿谷鄉 海拔750M

 

茶樹品種:青心烏龍

 

茶葉型態:手採開面葉、一芽二~三葉,球型茶

 

摘製季節:秋季

 

發酵程度:輕~中發酵

 

烘焙程度:中烘焙(半生熟茶)(焙香型烏龍茶)

 

香氣描述:麵茶、核桃、糖炒栗子、麥芽糖、牛奶巧克力、龍眼乾...等烏龍中焙香【堅果調甜香調漬果調

 

滋味口感:醇和甘潤、尾韻生津【甘醇感】

 

泡茶建議:熱泡水溫_95~100℃;注水力道_中強力道;陶器、紫砂茶具適宜

 

品質規格:通過國家農藥殘留標準檢驗

百年茶區,百年茶樹。

 

凍頂山上植有百年灌木型茶樹,樹高約莫兩公尺。

蘊藏物質豐沛的茶芽。

 

近似高山氣候,凍頂茶芽物質量豐沛。

深厚的傳統製茶技術。

 

悠久的製茶史,底韻深長的茶湯風味,歷久不衰。

麒麟潭與凍頂山。

 

好山好水、地靈人傑,孕育源源不絕的經典茶韻。

關於 凍頂烏龍

Dongding Oolong

麒麟潭旁、凍頂山上的細火慢焙,

焙出香醇生津的甘美後韻

茶故事

西元1980年代,是個街頭巷尾充滿茶藝館風潮的年代,也正是 熟香型「凍頂烏龍茶」 剛興盛沒多久,而 清香型「高山烏龍茶」正準備崛起的年代。

 

在高山茶尚未興盛前,海拔800公尺的凍頂山已經是當時的高山茶了,從山名就能推想得知:凍頂山上氣溫低、深夜清晨有凍寒感,因此稱「凍頂」。

 

有凍頂,當然就有凍么(台語:腰的意思)、凍咖(台語:腳的意思)、還有凍咖阿(台語:腳底的意思)。詢問當地人就可以知道這些名稱是用來區別山頂、山腰、山腳與山腳下,也就是海拔的高低,十分有趣。

 

「凍頂烏龍茶」的毛茶製程要求中度發酵,尚未經過焙火精製的凍頂烏龍毛茶,水色相較於「清香型烏龍茶」來得黃橙。因此,早期所稱的「紅水烏龍」應是指凍頂烏龍毛茶製法的茶葉。

 

七三茶堂7teahouse〈凍頂烏龍茶〉的茶湯明亮黃褐,有因中度發酵與中度炭焙帶來甘醇厚實的甘醇茶感,飲後唇齒留香、舌底鳴泉的回甘尾韻。

茶風味譜計畫

由上而下觀看〈凍頂烏龍〉的風味色譜,您是否能感受到因為烘焙而產生的麵茶、核桃...等「堅果調」香氣、醇和甘醇茶感、甘苦生津的飲茶收斂性?

 

跨越語言,以「直觀的視覺」傳遞台茶風味。

 

為了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自己深愛的文化與台灣茶,2019年 七三茶堂 推出首個以台灣茶風味為描述對象的「茶風味輪 Tea Taster's Flavor Wheel」,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茶專屬風味輪。

 

重新定義茶風味輪的顏色。

 

2024年,七三茶堂 更進一步定義「茶風味輪」裡的每一項香氣、香味調、發酵度、烘焙度,乃至於,茶體感受與澀、苦、甜、酸的所屬顏色。

 

使用漸層表達風味層次。

 

香氣、風味並非平面且單一,而是立體且複雜的組成。七三茶堂 嘗試以「顏色漸層」手法,表達出每款台灣茶的層次滋味、前中後味,與品飲時的心中感受。

 

茶品風味色譜,誕生。

 

在定義「風味顏色」,決定以「漸層手法」來敘述風味之後,我們按照喝茶時,對風味感受的先後順序,由上而下排列(例如,先聞香,再嚐滋味,感受鼻後嗅覺,感受茶體口感與尾韻後韻...),加上主觀的「印象中的味道」顏色,一道道漸層顏色連接起來「茶品風味色譜」接近完成。

留點 空間,更 有空間
Leaf Space for More Space


七三茶堂7tea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