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紅烏龍」
是發酵度最高的台灣特色茶,
橘紅色茶湯,
帶有熟成熟果甜香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兼具紅茶的濃郁與烏龍的甘醇特質
關於 七三茶堂7teahouse 2021創作茶款:茉紅烏龍〈Pinkoi X 七三茶堂 聯名設計茶款〉、果梔烏龍、茉莉觀音。這是一系列以台灣高發酵度烏龍茶作為風味主調,茶色橙紅、茶感柔和,再加上烘焙、窨香的全新工藝創作系列。七三茶堂7teahouse 希望透過這個系列的創作,讓台灣烏龍茶有更多風味樣貌,吸引更多人喜愛烏龍茶。
創作緣由:
2020年,設計購物網站Pinkoi 將品牌的商標識別系統(CIS)從原本的「活潑、青春、可愛」的視覺感受,調整成「沈穩、中性、溫暖、簡約、質感與更加國際化」的品牌調性。
當時Pinkoi團隊來茶館拜訪,詢問:「如果Pinkoi有味道,那麼 七三茶堂7teahouse 會如何以茶滋味來創作詮釋?」
開始創作之前,我們提供了幾個題目讓Pinkoi團隊討論回答。
Q:如果 Pinkoi 聞起來有氣味的話, 會是哪些香氣?
A:香氣描述:溫和的熟果、淡雅帶點青草香片花香。茶款比喻:前段有類似東方美人茶的香氣,後段則有龍井。
Q:如果 Pinkoi 嚐起來有滋味的話,又會是哪些滋味?
A:多層次風味。第一口入喉與最後尾韻呈現不同滋味,後段能帶有驚喜。
Q:以個性而言,Pinkoi品牌換新之前與之後的個性是什麼樣的呢?
A:煥新前:活潑、青春、可愛。煥新後:沈穩、中性、溫暖、簡約、質感與國際化。
Q:請提供Pinkoi特質或理念等相關資訊。
A:一個全新的 Pinkoi :Design the way you are.「讓任何人都能用好設計實踐自己對生活的想像。」
因為相信每個擁有設計夢的人,都能成就他人對生活的想像,不限於性別、風格、族群,更不限於任何背景出身。我們重新設計商標並運用新的品牌顏色,讓 Pinkoi 更中性簡約、國際化,更適切的傳遞生活意義,表現包容多元、尊重獨特的核心精神,滿足每一個人在 Pinkoi 找到自我風格。每一個你相信的生活價值都落實成 Pinkoi 品牌 DNA 關鍵字,讓 Pinkoi 往更好的自己邁進,也再一次認識設計師們在產品理念中所傳遞的生活意義。
---
以下為問卷中,爬梳出來的關鍵字:
關鍵字組一:「不限性別、風格、族群,更不限於任何背景出身」、「包容多元」、「尊重獨特」與「理解內涵」。這代表我們將不以單一茶款或製程進行創作,並且各配方之間在香氣、滋味與口感的搭配上需要能展現出獨特與和諧。
關鍵字組二:「國際化」與「注重各處在地文化」。這代表我們將決定茶葉的製作發酵度作為茶味的主調來與多數的國際飲茶習慣接軌,同時還必須具有台灣代表性。
關鍵字組三:「溫暖」、「熟果」、「沉穩」。這些關鍵字決定了茶湯的顏色與滋味的基礎調性。
關鍵字組四:「多層次風味」、「青草香片花香」、「龍井」。這組關鍵字代表著創作茶會在主調滋味的呈現中點綴些特別、讓人熟悉與喜愛的青春滋味與香氣。
茶味主調論述:
世界飲用茶的統計中,紅茶市佔比最高。因此,紅茶是最「國際化」的茶了。然而,烏龍茶=台灣;台灣=烏龍茶,能不能有一款台灣特色烏龍茶風味上能呈現出紅茶的溫暖特質?答案是有的:「台東紅烏龍」。
因此,此次創作 七三茶堂7teahouse 選擇以發酵度最高的台灣特色茶「台東紅烏龍」作為Pinkoi茶風味的詮釋主調。茶湯色上,紅烏龍介於東方美人與紅茶之間具有明亮橙紅色澤,具有溫和的口感與熟甜的香氣,入喉後具有烏龍甘醇尾韻。
風味偕同:
在風味的豐富度輔助設計上,七三茶堂7teahouse 以南投栽製的茶葉窨入彰化花壇手採茉莉花為主、梔子花為輔工藝窨製,創作出台式香片茶。再以「台東紅烏龍」為主調進行烘焙,點綴台式香片茶。這樣的做法,不只帶來口感滋味上的層次多元,也能為飲者品茶時帶來驚喜與樂趣。
由上而下觀看風味色譜,您是否能感受到〈茉紅烏龍〉兼具濃郁感與甘醇感特質的香片烏龍茶,橙紅茶湯氤氳清新茉莉花香與水果調熟果茶香?
跨越語言,以「直觀的視覺」傳遞台茶風味。
為了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自己深愛的文化與台灣茶,2019年 七三茶堂 推出首個以台灣茶風味為描述對象的「茶風味輪 Tea Taster's Flavor Wheel」,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茶專屬風味輪。
重新定義茶風味輪的顏色。
2024年,七三茶堂 更進一步定義「茶風味輪」裡的每一項香氣、香味調、發酵度、烘焙度,乃至於,茶體感受與澀、苦、甜、酸的所屬顏色。
使用漸層表達風味層次。
香氣、風味並非平面且單一,而是立體且複雜的組成。七三茶堂 嘗試以「顏色漸層」手法,表達出每款台灣茶的層次滋味、前中後味,與品飲時的心中感受。
茶品風味色譜,誕生。
在定義「風味顏色」,決定以「漸層手法」來敘述風味之後,我們按照喝茶時,對風味感受的先後順序,由上而下排列(例如,先聞香,再嚐滋味,感受鼻後嗅覺,感受茶體口感與尾韻後韻...),加上主觀的「印象中的味道」顏色,一道道漸層顏色連接起來「茶品風味色譜」接近完成。
留點 空間,更 有空間
Leaf Space for More Space
七三茶堂7teahouse